

图片
01
—
因为在与它每一次对话的过程中,我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回答问题前的整个逻辑推理过程,非常新奇与有趣。
就比如,我问它:你是如何看待写作的?
它会来个一大段“内心独白”:
嗯,用户问我是如何看待写作的。这个问题看起来挺广泛的,我需要先确定用户的具体意图。可能他们自己也在写作,或者对写作有困惑,想听听我的看法。首先,我得考虑写作的不同方面,比如个人表达、沟通工具、自我反思等等。
接下来,我应该分解写作的不同功能。用户可能想知道写作对他们有什么好处,或者如何提高写作能力。不过问题比较开放,可能需要全面一点的回答。不过要避免太笼统,得具体一些。
然后,考虑到用户可能是在寻找灵感或动力,我应该强调写作的创造性和治愈作用。可能还要提到写作作为思考工具,帮助理清思路...
你看,是不是回答地很有逻辑?
02
—
我也认为要写出一篇“好”文章,就需要有逻辑的深度思考。
比如,为了讲清楚文章中的一个观点,我需要把观点涉及到的相关逻辑,结合书籍文献或者实践经验,都仔细“检验”一遍。
如果我发现其中某一环是经不起“推敲”的,我就会否定掉这个观点。
只有等我确认所有的逻辑都是“可靠”的,我才会把自己的理解和心得分享出来。
就好像,前几天我为了表达清楚这样一个观点:一个人只有认清自己的长处,把握好自己的长处,让自己做擅长的事,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。
我就拿我自己为例,深度剖析了我自己的性格、我的爱好、我的实习经历、我的工作、我深切热爱的那些东西 ...
这些自身的思考与实践就完全可以作为以下逻辑的可靠支撑:
长处并非仅仅是天赋,它可以是与生俱来的性格,也可以是后天培养的技能,更可以是因为热爱而衍生的特质。
它也不一定非得让自己付出太多努力,或者依靠极度自律,而是自然投入、不由自主地就能发挥出自己优势的东西。
所以,在某个领域,做某个事情,因为我的这种性格、技能、特质,可能我还什么都没做,就比80%的人有了优势。
03
—
我最近还发现,这种“深度思考式”的写作的价值,不只是思维能力的提高,更会提升自己的写作兴趣。
试着这样想一下,如果一个我以前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,在写完一系列文章后突然就变得豁然开朗了,那么这种爽快和愉悦的感觉就会变得尤为强烈。
而且,这种愉悦感是在底层意识上自然产生的,胜过各种虚无的心灵鸡汤。
还有,我在思考方面的东西写得越多,就越能意识到,自己以前就根本没能从底层逻辑上彻底搞清楚过这些问题。
这会让我产生足够的好奇心,我会逼着自己去读书学习,或者寻找别人总结出的各种解决方案,拿来借鉴。
正是这种愉悦感和好奇心,让自己产生了更多的写作兴趣,兴趣又催生了输出倒逼输入的过程,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。
04
—
最后,总结一下:
我经常向DeepSeek提问题,就是要学习它的深度思考方式:
碰到麻烦和诉求,不妨站到为什么的层次去问AI,并深刻理解它的逻辑推理,这样就能从表象问题深入到本质问题。
我保持写作日更,也是为了深度思考的刻意练习:
把工作生活的经历当成写作的输入,经过深度思考和辨证分析,输出一篇篇逻辑清晰的文章。
这样的文章写得多了,思考得多了,逻辑思维能力就会越来越强。
另外,我还有一个感悟:就是自己要有往底层逻辑上'钻'的精神!
凡事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,努力寻找事物背后隐藏的道理与价值,
虽然这个过程耗费脑力、又极其痛苦,但一旦找到诀窍,思维中无序的东西就能整理清楚,甚至自己的人生之路也会走得越来越宽、越来越广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Powered by 主宰剑龙兽vs铠甲炎龙兽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